所有内容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代善导(613~681)撰。本疏简称《观经疏》,内分玄义、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所以通常称为《四帖疏》。除此疏外,作者还著有《法事赞》、《观念法门》、《往生礼赞》、《般舟三昧..

法华经玄义

《法华经玄义》具名《妙法莲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这是天台宗详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即天台宗开祖智顗大师立五重玄义解释《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文句

《法华经文句》,具名《妙法莲华经文句》,略称《法华文句》,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是天台宗对于《妙法莲华经》本文的主要解释,为天台三大部之一。即天台宗的开祖智顗大师,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旧传佛涅槃后九百年,弥勒菩萨下降中印度阿踰陀国讲堂,为无著菩萨宣说五部大论(一、《瑜伽师地论》,二、《分别瑜伽论》,三、《大乘庄严经论》,四、《辨中边论》,..

阿毗达摩集论

《阿毗达摩集论》(略名《集论》)是无著所撰简略汇集《阿毗达摩经》中要义的两部论书之一,乃以三乘共同的法相为依据写作的(另外一部是《摄大乘论》,据大乘不共的法相而写作)。纯粹的《阿毗达摩论》书在小乘的典籍里..

因明正理门论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陈那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在弘福寺译出。书名因明一词,梵本原来没有,译者为要表示此论的性质而加上去的。大藏中另存义净(635~713)所译《因明正理门论》一卷,论本部分和奘译完全..

因明入正理论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商羯罗主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在长安弘福寺译出。作者商羯罗主的历史已难详考,据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说他出于陈那门下。今从他的著作对于陈那晚年成熟的量论学说很少涉及,他..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世亲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在长安北阙弘法院译出。作者世亲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系学者,著述弘富,有千部论师之称。其所造论译成汉文的约三十部,此《百法明门论》即其一种,被称为瑜伽..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一卷,马鸣造,梁真谛译。这是以如来藏为中心理论,为发起大乘信根而作的一部大乘佛法概要的论书。此论的内容分为五分:一、因缘分,二、立义分,三、解释分,四、修行信心分,五、劝修利益分。此中..

中论

《中论》,龙树菩萨造,是破斥部派知见而显示自宗基本理论的著作。姚秦鸠摩罗什法师以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于长安大寺译出。龙树造《无畏论》十万颂,其中有自作《中论》的注(见《龙树传》)。此文五百颂在罗什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