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识转识
据唯识论说分本识转识。一、本识 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曰本识。二、转识 对余之七识曰转识,即七转识是也。谓由本识而转生末识也。
据唯识论说分本识转识。一、本识 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曰本识。二、转识 对余之七识曰转识,即七转识是也。谓由本识而转生末识也。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
六识者,第六意识。言意识者,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 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汛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然此独头之释,就六识言。若就八识言,..
七识者,第七识,梵名末那,译曰意,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义,了别名识,是三别义。止观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
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末那为我执,阿赖耶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识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耳。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
八识所依所缘:一、眼识 眼根为所依,色境为所缘。二、耳识 耳根为所依,声境为所缘。三、鼻识 鼻根为所依,香境为所缘。四、舌识 舌根为所依,味境为所缘。五、身识 身根为所依,触境为所缘。六、意识 依于末那遍缘..
诸识俱有所依者:一、五识俱有所依有四: 一、同境依 谓五色根共取现境,故得此名。 二、分别依 谓第六识,与依同缘分别境故。 三、染净依 谓第七识,五识以由此识染污而成有漏,由此识净而成无漏,故得此名。 四、..
诸识生缘者。一、眼识现行,若依肉眼,具九缘生,所谓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根本第八,七、染净第七,八、分别第六,九、能生种子。若依天眼,唯除明空。二、耳识依八,除明。三、鼻、舌、..
五识合离取境。一、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二、离中取境 眼耳二
三境者。一、性境 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种生,是因缘变,名为性境。眼等五识及五俱第六意识现量缘时,得境自相,则此相分,亦是性境。余法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