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三类境

【三类境】这是唯识宗的教义,即将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境的境,一般说来,是感官与心识所认识的对象,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缘虑了别的色、..

三杂染

【三杂染】染污真性,称为杂染,是一切有漏法的总名。杂染有三种,即: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二、 业杂染,指由烦恼所生,或以烦恼为助缘所生的一切..

三藏伽陀

【三藏伽陀】玄奘大师为了说明三类境的假实,留下了一首偈子,收在《法苑义林二执章》,及《成唯识论枢要》中。偈子是:‘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偈子的意思是,性境者,即是实境,指五..

大千

【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中土有三种译本。一为东晋佛陀跋陀罗六十卷华严;二为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三为唐般若译四十卷华严。其中般若所译者,仅为该经的《入法界品》。....

十魔

佛学大辞典引华严疏钞云十魔:一、蕴魔 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 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三、业魔 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 我慢之心,障蔽正道,..

五魔

骂意经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恼,五、死。棱严则言五阴魔,但于五阴中,各开十种,共有五十:一、色阴 有十: 一、出碍二、内彻三、离合四、化佛五、现土 六、暗见七、无觉八、遍观九、遥闻十、变形..

二类魔

贤首五教仪云:魔有八万四千,乃至恒沙无尽,今总束之,分为二类:一、界内魔 有十: 一、精灵二、恶鬼三、邪神四、老仙五、魔天 六、阴灵七、生死八、业障九、烦恼十、心念二、界外魔 亦十: 一、三昧二、智慧三、..

二种却魔法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明二种却魔法: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邪不干正,魔自灭谢,故有二种却魔之法也:一、修止却魔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