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大宋僧史略

《大宋僧史略》,三卷,简称《僧史略》,宋代释赞宁(919~1001)撰。赞宁在吴越国时代,已以戒律、博学知名当世。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王钱弘俶降宋,赞宁也奉阿育王真身舍利塔到汴梁,受宋太祖之命开始编写此书..

释迦谱

《释迦谱》,五卷,释僧祐于齐代编撰,为现存中国所撰佛传中最古的一种。此书撰述的用意在显明觉(佛的)应(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二,《释僧祐法集目录序》),爰自降胎至于分塔,伟化千条,灵瑞万变的一代应化事迹。但..

付法藏因缘传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付法藏经》,六卷。各经录原来题作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本书的记录,最初见于梁代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经论录》载:《付法藏因缘经》六卷(阙)。宋明帝时西..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者多罗那他(1575~1633)就他所得的印度佛教密宗主要各系传承编撰的一部历史著述。全书共分九分,记述了佛教密宗中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对于一些著名的大师分..

佛祖统纪

《佛祖统纪》,五十四卷(现行本缺十九、二十两卷),宋释志磬撰。志磬号大石,天台宗僧,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著作除本书外,另有《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六卷,今存。天台宗从吴越王钱俶求..

历代三宝纪

《历代三宝纪》,或作《开皇三宝录》,简称《三宝纪》、《长房录》,十五卷,隋代费长房撰。长房是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本出家为僧,博学而精于玄理。北周建德三年(574)废佛法时,他乃还俗。隋开皇初佛教复兴..

僧传

僧传是记载古来对于中国佛教有贡献的僧人传记的总称。僧传的撰作,最早为个别僧人的传记。其次是同一类别僧人的传记,其中有的专记西行求法僧人,有的专载高逸人物,有的专记一山一寺僧人,有的专志某宗某派大德。再..

高僧传

《高僧传》,或作《梁高僧传》,十四卷,梁释慧皎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误题作释僧祐撰,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已有辨正。此书是总传体。在作者撰述的当时,正是梁武帝崇敬佛教,上行下效,风靡全国的时候..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三十卷,唐释道宣(596~667)撰。《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重出二部,一部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释氏类重出三部,两部作道宗撰;均误。道宣早年即有志于僧传的著述。他以为慧皎《..

宋高僧传

《宋高僧传》,或作《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代释赞宁等撰。赞宁俗姓高,吴兴郡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后梁贞明五年(919)生,后唐天成间(926~929)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934)入天台山受具足戒。通南山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