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或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的经典。汉译本作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经录家列为大乘五大部经之一。此经最早传入中国的部分,..

中阴经

《中阴经》二卷,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高僧传竺佛念传》云:自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中阴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可见该经是译文未定之本。佛教主张一..

阿含经

《阿含》是北方所传原始佛教经典汇编的名称,其意义为依着师承的展转所传。一般佛教文献里都将它看成声闻乘三藏中的经藏。它区分为四大部,称为四《阿含》,即《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和《增一阿含》。唐..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苻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兜佉勒国沙门昙摩难提译。此经是印度北方所传《四阿含经》中的一种,所说多为渐次趋入佛法的施、戒、生灭、涅槃等道理。随世人的根机不同,常从各方面来演说一法,..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六十卷,东晋隆安二年(398)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共僧伽罗叉译。此经是北方佛教所传《四阿含经》中之一。因为它所汇集各经,不长不短,事处适中,所以叫《中阿含经》(见《弥沙塞五分律》卷三十,《分别功德..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姚秦弘始十五年(413)罽宾沙门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此经是北方所传《四阿含经》中之一。因为它所汇集各经的篇幅最长,除了有重点的批判外道异说以显彰佛教而外,所说的事实又多半涉及长远的..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元嘉二十年(443)中印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此经的别行本传入中国颇早,初期(从汉末到晋末)的译家如安世高、支谦、竺法护等,都相继翻译。后来唐代玄奘、义净,宋代法贤、法天、施护等,也续..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阇那崛多译,僧昙、费长房、刘平等笔受。原有彦琼制序,今不存。本经是以昙无德部所传的佛传为主,集合摩诃僧祇、萨婆多、迦叶维(一作迦叶遗,迦叶惟)、尼沙..

贤愚经

《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十三卷,是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一作昙觉)等译。汉译而外,还有藏文、蒙文译本。译者慧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经至于阗(今新疆和..

梵网经

《梵网经》,上下两卷,唐代《开元录》以后写本题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品第十(参照唐玄逸《开元释教广品历章》卷十五),北宋初刻本和高丽复刻本藏经都依着它,并在品字上加一戒字,汉文大藏经把它编入大乘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