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分结
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一、贪结 贪欲之烦恼。四、戒取结 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二、嗔结 嗔恚之烦恼。五、疑结 狐疑谛理之烦恼。三、身见结 我见之烦恼。..
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一、贪结 贪欲之烦恼。四、戒取结 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二、嗔结 嗔恚之烦恼。五、疑结 狐疑谛理之烦恼。三、身见结 我见之烦恼。..
色无色界所起之结惑:一、色爱结 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 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三、掉结 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四、慢结 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五、无明结 二界众生..
九结者:一、爱结 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二、恚结 谓诸众生,为嗔恚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恚结。三、慢结 ..
五盖者,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诲,五、疑。小乘篇中已述之,兹从略。
见,梵名捺喇舍曩,思惟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
有无二见者:一、有见 偏于有之邪见。二、无见 偏于无之邪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断常二见者:一、断见 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二、常见 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智度论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
四见有三种: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一、单四见 一、有。二、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二、复四见 一、有有有无。 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 二、无有无无。 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三、具足..
华严经疏: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 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为计一。二、计异 胜论师计因中无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为计异。三、计亦一亦异 勒娑婆论师计因中有果,亦计因中无果,以有无双..
十四难者,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神及世间之常无常等四句: 一、常。二、无常。三、常无常。四、非常非无常。二、神及世间之边无边等四句: 一、有边。 二、无边。三、有边无边。 四、非有边非无边。三、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