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四正勤

四正勤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以正策励身语意,于此最胜,谓之四正胜。意中决断而断行之,谓之四意断。三藏法数云:正则不邪。勤则不怠。毗婆沙(译云广..

四如意足

名四神足。前之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长,定力小故。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一、欲 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

五根

法界次第云:五根,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一、信 信根,谓信三宝四谛,又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二、..

五力

五力者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也。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一、信 信力,谓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也,又谓信正道..

七觉支

七支觉者,又谓之七觉分、七菩提分。法界次第云:七觉分: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分,亦名七觉支。择进喜三觉分属慧,除舍定三觉分属定,..

八正道

八正道统云:八正道分,一名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谓之圣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通涅槃,故谓之道。法界次第云:八正道者,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

结说

已上七科,即是生灭道谛。四谛中前二为世间因果,谓苦果集因。后二为出世因果,谓灭果道因。何故不顺因果,而列果因?以钝根者举因推果难,举果推因易也。..

三学摄三十七品

若以戒定慧三学,摄三十七品,则:一、戒摄三 正语、正业、正命。二、定摄十 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觉、定觉、舍觉、正定。三、慧摄十八 四念处、四正勤、进根、慧根、进力、慧力、择觉、进觉、喜觉、正见、正思..

苦谛(二)

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苦有三种:一、苦苦 二、坏苦 三、行苦今三苦有别有通:一、别者,三苦即别对三受: 一、苦受 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也。 二、乐受 ..

集谛(二)

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一、集有三种业,摄一切业。 一、不善业 即十不善也。 二、善业 即十善也。 三、不动业 即十二门禅也。二、烦恼者二种烦恼,摄一切烦恼。一、属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