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辞典

扫地五德

佛光大辞典

又作扫地五种胜利。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四举出扫地之五种功德,即:(一)自心清净,又作自除心垢。谓人清扫寺地时,因扫净之故,使心亦得清净。(二)令他心净,又..

扫地真言

佛光大辞典

即密教建立曼荼罗土坛时,修饰并打扫坛地时所诵之真言。土坛涂以瞿摩夷(gomaya,意译牛粪)后,以莲子草,或蜀葵叶及少许墨汁,并捣香茅草相混合,予以揩磨,令其光净,更..

扫除凡圣棒

佛光大辞典

即临济宗师家接化学人时所用八种方法之一。为临济宗八棒之第八。谓师家接得学人时,不容学人拟议,下棒扫除凡情、圣解对立之分别见,令彻底见其本性。即谓道得亦打、道不得..

扫荡门

佛光大辞典

为“扶起门”之对称。又作推倒门。即师家接引学人时,否定一切差别相,拂去所有执着之方法。反之,所谓扶起门,则指肯定迷悟、生佛、善恶、长短等一切义法分别之方法;禅林..

挂角羚羊不见踪

佛光大辞典

禅林用语。意指于言行上丝毫不留染污之痕迹。又作挂角羊不见踪。嘉泰普灯录卷二十九国清简堂机禅师送僧造普同塔偈颂一首(卍续一三七·二一一下):“珊珊玉骨本玲珑,挂..

挂真

佛光大辞典

指悬挂迁化尊宿之像于真亭。据禅林象器笺丧荐门载,真,真仪之意,即迁化尊宿之肖像;遇尊宿迁化,有两处可悬挂其肖像,一为法堂,二为山门之首真亭。举行挂真之仪式,称为..

挂唇齿

佛光大辞典

禅林用语。又作挂唇齿。原谓唇夹于齿间,则不能吞物;禅林中用以比喻若拘泥于他人之言语,则不能理解其真意。从容录第八十七则(大四八·二八三中):“疏山到沩山便问:‘..

挂络

佛光大辞典

又作挂子、挂落、挂罗、挂子、挂络、络子。即通两肩悬于胸间之小袈裟,乃安陀会之变形。禅僧作务、行步时,为方便而着服之。 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大五一·二八七上):“..

挂搭

佛光大辞典

又作挂单、挂搭单、挂锡、挂褡、挂钵。僧人游方行脚,入僧堂挂其所[扌*隽]之衣被等于堂内之钩,有依住丛林之意味。又住持允许行脚人依住,称为许挂搭。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杨..

挂锡

佛光大辞典

禅林用语。与“挂搭”同义。又称留锡。即悬挂锡杖之意。昔云水僧行脚时必携带锡杖,若入丛林,得允许安居时,则挂锡杖于壁上之钩,以表示止住寺内。挂锡一语,现特指禅僧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