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吉尼
梵名 Dākinī。意译空行母。又作拏吉宁、拏吉尼、拏枳你、荼耆尼、荼枳尼、荼吉你、陀祇尼、吒枳尼。列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阎魔天之左侧;计有三天..
梵名 Dākinī。意译空行母。又作拏吉宁、拏吉尼、拏枳你、荼耆尼、荼枳尼、荼吉你、陀祇尼、吒枳尼。列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阎魔天之左侧;计有三天..
巴利语jhāpita。又作阇维、阇毗、耶维、耶旬。意译为烧燃、烧身、焚烧、烧。即火葬之意。行荼毗之火葬场即称为荼毗所。火葬法于佛陀以前即行于印度,原为僧人死后,处理尸..
禅林中掌管有关禅刹领地事项之职称。又称都庄、庄主。职掌事务包括监视田界、修葺庄舍、安抚庄佃(又称庄客、地客),庄内所有小事,当随时处理之,事关重大者,则须申诉寺..
梵语vyūha,巴利语 byūha, vyūha;或梵语 alajkāra,巴利语同。严饰布列之意。即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据旧华严经卷一..
梵语vyūha kalpa。三劫之一。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称庄严劫。又作过去庄严劫。相对于“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在现在贤劫之前,由一大劫..
(一)位于南京。东晋永和四年(348),谢尚捐舍自宅改建为寺,称庄严寺,或称塔寺。刘宋时,文帝曾临本寺设斋,后改为“谢镇西寺”,又号“谢寺”。先后有慧次、僧宝、僧智..
为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此三昧以 (a,阿)字门菩提心为体,乃大日如来内证之三世无碍智力与如来化他之神变加持不思议力之所依藏。此三昧为如来众德之藏,无尽庄严无所缺,..
唐代义净(635~713)译。又作庄严经、庄严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杂密经、拥护饶益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在布怛洛迦山,向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宣说“一..
唐代文轨着。原称因明入正理论疏。依据玄奘之讲授撰成此书,在若干问题上与窥基之因明大疏解说不同。原已佚失,至清末在日本发现第一卷残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西赵城..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菩提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与元魏吉迦夜所译之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之意趣相同。内容系解说菩提心行,明示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