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词典

梵日

佛光大辞典

(810~889)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阇崛山派之祖。又称品日。俗姓金。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兴德王六年(831)来唐,遍参禅林宿老,后依止盐官齐安,于“平常心..

梵世

佛光大辞典

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

梵本

佛光大辞典

又称梵夹、梵经、梵典。指以梵语书记于贝叶、桦皮、纸等之经典。印度自西元前六世纪左右开始使用梵语,举凡宗教、学术典籍,概以梵语记录;梵语经典究始于何时,尚未确知。..

梵字

佛光大辞典

梵天所制作之文字之意。系古代印度所通行之文字。亦即由梵书(Brāhmī)字母发展而成之悉昙文字。依据印度之传说,梵字为梵天所创造,然依近代研究,梵字与现今欧洲所通用..

梵行

佛光大辞典

梵语brahma-caryā,巴利语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

梵夹

佛光大辞典

指贝叶之经本,又模仿其形式之经典亦称梵夹。即于贝多罗叶上书写梵语经文,贝叶重叠,为避免散乱,遂用与树叶同形稍大之两片木板相夹,并以绳缚结,即称为梵夹。又作梵荚、..

梵志

佛光大辞典

梵语brā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佛光大辞典

全一卷。又作梵志頞罗延问种尊经、梵志问种尊经。东晋竺昙无兰译于太元六年至二十年(381~395)。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頞波罗延婆罗门(梵Assalāyano)与五百婆罗..

梵我一如

佛光大辞典

梵语brahma-ātma-aikyam。为奥义书(梵 Upanisad)所代表印度正统婆罗门系统世界观之根本思想。即宇宙根本原理之梵(梵 Brahman)与个人本体之我(梵 ātman)同一不异之..

梵典

佛光大辞典

泛指佛教之经典。以佛教经典多从梵土(印度)传来我国,故称梵典。又以梵文书写之书籍,亦称梵典。(参阅“梵本”4629) p4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