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
三智者:一、一切智 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 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 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三智者:一、一切智 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 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 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三观者:一、空观 观诸法之空谛也。一切法依因缘生,即自性空。以诸法若有自性,不待依因缘而生,而可自有也。二、假观 观诸法之假谛也。依因缘而是假有之相,故谓之为假。 一、因成假 若实有者,应不待他而后成,待..
三惑者,见思、尘沙、无明也。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用空观破见思,用假观破尘沙,用中观破无明。
荆溪大师始终心要曰: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
圆满具足,融会无间,一即一切,一切一即,性相交参,主伴无尽,是为圆融无碍。一切诸法,即是法界,是故应了法界圆融之法也。
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
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规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
三法界者,一事、二理、三无碍。华严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莫寻其始,宁见中边。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廓尔大悟。诸佛证此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
五法界:一、有为法界 是即事法界也。二、无为法界 是即理法界也。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是即事理无碍法界也。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五、无障碍法界 是..
六相者: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就圣眼所见之诸法体性言之,则于一一事相中,见此六相圆融。以六相圆融之故,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