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不觉六相

不觉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 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者、相续相 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三者、执取相 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四者、计..

觉不觉二相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者同相,二者异相。一、同相者 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

意五种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此意复有五种:一者、名为业识 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二者、名为转识 依于动心能..

染心六种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净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

生灭二相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一者、粗 与心相应故。二者、细 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依因依缘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 不觉义故。依缘者、 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

熏习四义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 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 名为无明。三者、妄心 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 所谓六尘。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

熏染不断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

二妄境熏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二妄心熏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