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遇缘对境,便有防止恶行的作用,名为别解脱戒。梵语音译波罗提木叉,木叉为解..

金胎两部

一、名称的总解金胎两部,是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曼荼罗合起来的简称。部是部门、部族、部类的意思。金胎两部说明毗卢遮那如来的理、智两德,说明理德的一部分称为胎藏界曼荼罗,说明智德的一部分称为金刚..

即身成佛

一、即身成佛的语义即身成佛的简单解释是:不须改变现在的肉体,能够成为正知正觉的佛。成佛是学佛的人所期望的唯一目的,无论是学显教或者密教,都希望从生死的凡夫转入到佛果的圣位,不过因为显教和密教在开始发心..

空(三)

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

观因缘门

初是因缘门,所谓: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缕綖、机杼、织师等和合,故有..

观有果无果门

复次诸法不生,何以故?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先无亦不应生,先有无亦不应生,何以故?若果因中先有而生,是则无穷。如果先未生而生者,今生已复应更生,何以故?因中常..

观缘门

复次诸法缘不成,何以故?广略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瓶等果一一缘中无,和合中亦无,若二门中无,云何言从缘生?问曰:云何名为诸缘?答曰: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者,因缘、..

观相门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为及无为二法俱无相以无有相故二法则皆空有为法不以相成。问曰:何等是有为相?答曰:万物各有有为相。如牛以角峰垂胡,尾端有毛,是为牛相。如瓶以底平腹大颈细唇粗,是为瓶相。如车以轮轴..

观有相无相门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相相不相无相亦不相离彼相不相相为何所相有相事中相不相。何以故?若法先有相,更何用相为?复次若有相事中相得相者,则有二相过,一者先有相,二者相来相,是故有相事中相无所相,无相事中..

观一异门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相及与可相一异不可得若无有一异是二云何成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异亦不可得。若一异不可得,是二则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法皆空。问曰: 相可相常成,何故不成?汝说相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