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使
结使,也简单称为结,它是一类能够束缚众生的心、结集生死,而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从典籍上看,诸结说最初见于《四阿含经》。《中阿含经》卷三十三说众生有悭、嫉二结,《杂阿含经》卷三十二说众生有爱、..
结使,也简单称为结,它是一类能够束缚众生的心、结集生死,而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从典籍上看,诸结说最初见于《四阿含经》。《中阿含经》卷三十三说众生有悭、嫉二结,《杂阿含经》卷三十二说众生有爱、..
格义是此土初期的佛教学者所用一种解说佛典的方法。据《出三藏记集》(卷五)所载慧叡撰的《喻疑》中说:汉末魏初寻味之贤始有讲次,而恢之以 格义,迂之以配说。而说明格义的运用,是始于汉末魏初。当时佛教传入中土..
言教二谛(又作约教二谛),是和境理二谛(又作约理二谛)相对立名,它是三论宗学说特点之一。三论宗人承印度中观之学,用二谛作中心来组织一切理论。二谛即:一、俗谛(又作世谛、等谛、世俗谛),二、真谛(也译作第一义..
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四重二谛说。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从粗到细,立为四重。慈恩宗的四重二谛,则是..
八不中道是三论宗理论与观行的中心。三论宗的根本圣典,是龙树论师所造的《中论》(也叫作《中观论》)。但是龙树论师自己所造只是《中论》的颂文,现存梵本,叫作《根本中颂》。所谓八不,即龙树论师于《中论》的篇首..
佛教教派有关三宗的论说很多,本文介绍的是指南北朝宋、齐时代名士周颙所立的三宗。周颙是个佛教学者,信仰佛教,曾做官于宋、齐二代,对佛教很有研究。他把当时佛教产生的学术思想,概括地归纳为三宗。作《三宗论》..
一、总 说六家七宗,是说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纷纭不一。姚秦鸠摩罗什门下沙门僧肇,在他所撰《不真空论》当中,归纳作心无、即色、本无三义。刘宋建康庄严寺昙济扩充作本无宗、本无异..
念佛,是忆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忆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早在《阿含》类经,已列它为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十二经)或十念(加定..
五会念佛是净土宗念佛的一种方法。其法主要在于念佛音声的缓急,以此表达念佛的心情安静和急切的意义。第一会是 平声缓念,即平声静意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第二会是平上声缓念,就是念佛号时声音略高一些。第..
四悉檀,是佛说法的四种范畴,也是佛度生的四种方法: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悉檀,古释为宗,即对法或对教辩明宗要;有时也解作成,即所说义理无有乖反;有时也解作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