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辩鼎

道安号弥天释。学赡内外。符坚于蓝田获一大鼎。边有篆字。朝廷人不识乃问于安。安曰鲁襄公所铸。坚敕三馆有疑。皆问安师。

表白

僧史略云。亦曰唱导也。始则西域上座凡赴请。咒愿以悦檀越之心。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为表白之推轮也○梁高僧传云。夫唱导所贵者。其事四焉。一声。二辩。三才。四博也。非声无以警众。..

钵盖

律云。有尘坌。钵听作钵盖。

禅鞠

毛毬也。有睡者。掷之令觉。

摽表道人

昙影姚兴礼重见其超拔群士每谓罗什曰。影法师真为此国风流摽表之道人矣。

禅僧行解

宗鑒录云。禅僧行解有十。一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二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三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四因差别问难种种诘责能断他疑。五于一切时一切..

钵支

律云。钵不正听作钵支。

摽领

僧睿。年二十二。博解经论禅观。能讲说。司徒姚崇重之。时姚兴犹未识。问崇曰睿。也如何(崇曰可谓)邺卫松柏。及兴相见语论。观之才器。兴曰乃是四海摽领。..

禅师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

不正食

四分律云。佉阇尼。此云不正食○寄归传云。半者珂但尼。此云五嚼食。谓。根茎叶华果等。传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后五若先食后五则前五随意啖之(今僧齐后不食果菜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