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择地法

梵天择地法

谨桉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云。如来因地时五百万生中。作持咒仙人。每游历诸山隐居净室。常感诸梵天而来侍卫。亦有天龙八部而来现身。虽有善相仍被魔恼法事不成。或为诵咒依不梵回。或为姥陀法行。或为曼荼罗不得其地。以此法多不成。今桉经有四十二种择地法。堪作曼荼罗。使持咒者如意法成。不得此法者徒消日月。

第一入山石窟中深。四面有石中心有土。如人扫地处。此是圣人成道之处。地中心有异花出。其地第一。此作坛持咒。定得感诸如来。应持戒比丘得此地法。非持戒不得于此地慎之。

第二深山有大虫及师子勐兽坐处。其地无草生处。必是圣人坐处。诸兽并是护塔之神。此地作坛法事立成。贫道开黄五年入广州深山有此地。准前法受持。乃有一人。身作金色着白衣。大神身长三丈已来。贫道惊怕其人报云。吾是大佛顶之神。今见汝坐福地。感吾身现来受汝法。

第三入山高顶上。见有大石其清如磨处。见人影现。此石圣人吉祥之石。取白茅为席。坐西北角诵咒作法。剋成就。非持戒比丘不得坐。

第四山中四面有草木树林。中心无物。净如人扫地。作坛必成就。

第五山中见有五色石。青黄赤白黑各在本方。此是圣人学道处。此地必是胜。作坛四天王自至。

第六入山中见蛇头上有角盘石。蛇卧处无草。见人来即起去。此作坛最妙。

第七山中见有白鹿卧在地。四面一丈已来无草木。此地亦堪作坛。

第八山中见有白鹿。卧处四面无草木。见此相貌并是作坛之地。

第九山中有人身长一丈余。着黑色衣面有四目。坐于石上。其石上清明见人面像。比丘上必成。

第十山中有白头老翁。眉鬓皆白。目送其行处。地皆不生草木。此地堪作坛。有草木不堪。

第十一山中见有石。或土里有五色云出。非阴雨时见。此处必是圣人坐处。作坛妙。

第十二山中有石室内。师子及勐兽居。无草木生者。此地堪作坛。

第十三山中有平处无草。其地有人脚迹一尺已来。堪作坛。

第十四入山谷。见有草在地生。每似人坐上。其草头低屈者。其堪。

第十五入山顶上及平下。见异花出于四面。中心可有八尺已来空地。其处妙。

第十六山中见有花出处。但是圣人坐处。无间春夏秋冬。皆有异花出现。但有出华异于众花。其地妙。

第十七山中持咒。见地上有白光出。四面无草。此地妙。

第十八山中非时见有香气。地亦似有烟出。此地妙。

第十九山中有五色光。从地出或从石出。视其处。出处妙。

第二十山中见有孔雀鸟或诸鸟。[衔-金+缶]草及杂花来投着。其地堪。是圣人所出处妙。

第二十一山中有五色土处。至明日平旦。看五色光出。此地堪。

第二十二山中见有白鹤四箇。对坐处无草。此是结坛地。

第二十三山中见双树相对。中间有状如人形。其地堪。

第二十四山中见黄牛或白牛在地卧。其地无草生似人扫处。其地堪。

第二十五山中有石打作钟声。其处堪。

第二十六山见有窟。中相若唤无响者妙。即有响者非。

第二十七山中有寺观。其地平旦。日未出时看五色光者堪。

第二十八山中见有神人着天衣。当所出处堪。

第二十九山中有土。如蚁子聚高五尺以来。其堪。

第三十山中见石或土如龙形状。或地上似如画处。堪。

第三十一山中见有仙人或带角之人兽。视其所出之地堪。

第三十二非时非处。见有光忽然出。或有犯其火。或有香烟。此是罗汉得道之地堪。

第三十三若入寺舍。及在俗人家作坛。百倍千倍不及山中。欲救众生终须择地。寺上伽蓝穿地深二尺。其内得骨者必不堪。得瓦石者仍。埋七宝于地内。然始得用。

第三十四穿地深三尺。得少许异物或宝。即名上地堪。

第三十五穿地深二尺。地内无物者作坛。其地内所取之土。净择去。和香末实筑。

第三十六地内不曾有人居止眠卧处。此地堪。

第三十七地内未曾安窟窖灶。及鸡犬卧处堪。

第三十八五更看地内气候。有黑光不堪。自外光出者堪。

第三十九若在俗家作坛。多不如法致有损伤。咒师彼此皆无利益。直须结界不须作坛。贫道验之曾有损失。

第四十若是须结坛。令病人清净。每日澡浴着新净衣。别在一室内坐。咒师依前择地作坛。专心称名为诵法。病人不令坛内得见。若将病人于坛内。并损咒师。

第四十一若是转持戒比丘诵咒作坛。百千胜于俗人。若择地得一作坛之后。其地劫灾起时其地不坏。

第四十二若作水坛。不须作蕳择得上胜地。若不得其地终无成益。

梵天择地法终

灵云云校本云贞享四年二月廿日一校了。

净严(四十九载)

热门佛经

十小咒注音版

密教部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南(nan)无(mo)僧(seng)伽(qie)耶(ye)南(nan)无(mo)观(guan)自(zi)在(zai)菩(pu)萨(..

受菩提心戒仪

密教部

受菩提心戒仪一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諡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弟子某甲等稽首归命礼遍虚空法界十方诸如来瑜伽总持教..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密教部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

受五戒八戒文

密教部

受五戒八戒文(海)八戒文第一稽首请证明品弟子众等。稽首和南虚空法界无上种智。乘形纪身成正觉者。摩诃般若方广一乘。十地圣人三贤大士。虚空幽显主异诸神。色无色天梵王眷..

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

密教部

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卷上善护尊者造大元三藏沙门沙啰巴奉 诏译南无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修仪轨者沐浴清净。着诸新鲜上妙衣服食清净食。远离烦恼无垢净心。思..

佛说陀罗尼集经

密教部

佛说陀罗尼集经翻译序若夫陀罗尼印坛法门者。斯迺众经之心髓。引万行之导首。宗深秘密。非浅识之所知。义趣冲玄。匪思虑之能测。密中更密。无得称焉。有高德沙门厥号阿地瞿..

大悲咒注音版

密教部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o 鉢bo 啰la 耶ye4)菩pu 提ti 蕯sa 埵duo 婆po 耶ye5)摩mo..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

密教部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序夫真言陀罗尼宗者。是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顿证法门。亦是菩萨。具受净戒无量威仪。入一切如来海会坛。受菩萨职位。超过三界。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