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寻思观
【四寻思观】此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观法。四寻思观,是名、义、自性、差别四种。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所诠的义理,自性是名和义的体性,差别是体性上种类的差别..
【四寻思观】此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观法。四寻思观,是名、义、自性、差别四种。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所诠的义理,自性是名和义的体性,差别是体性上种类的差别..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指超离色法系缚的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系缚..
【四无色界】为脱离色法系缚的四种境界。又称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无色界名称配于四无色定,依次称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
【四无畏】又名四无所畏,无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有佛四无畏与菩萨四无畏二种。参阅‘佛四无畏’条。
【四无记】无记,为善性、恶性、无记性等三性之一,此又称善、不善、非善非不善就是无记。唯识宗对色、心等五位法中之无记分为四种,如《成唯识论》卷三所载,一、能变无记..
【四无量心】这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愿,即是慈、悲、喜、舍:一、慈心无量,慈者爱念,即能予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名慈无量心。二、悲无..
【四善根位】唯识宗将实践修行的阶位分为五位,其第二位为加行位,即四善根位;亦即是于资粮位之后,入十回向至满位,为住于真唯识性而修之位。于此位,对名、义、自性、差..
【四义平等】指心王与心所相应关系,有四种平等之义。此为唯识宗的主张。即一、时平等,谓心王心所同一刹那生起作用。二、所依平等,谓心王心所二者之所依相等。三、所缘平..
【四业】此指依受报时期,及其业之定与不定而分的:一、顺现法受业,又作顺现业,乃现生造业,现世受果报。二、顺次生受业,又作顺生业,即此生造业,于未来之次生受果报。..
【四爱生】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