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辞典

净三业印

佛光大辞典

又作莲华合掌印、本三昧耶印。为十八契印之一。即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系庄严行法最初之印,表示清净行者身、口、意三业之印契。此印原为我等处于胎内之位所结之印,为..

净人

佛光大辞典

于寺院中,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者。又称道人、苦行、寺官。起源于印度。又禅林中,于僧堂给侍粥饭之职务;或浴室之行者,亦称为净人。[禅苑清规卷八龟镜文、卷十百丈..

净住子

佛光大辞典

凡二十卷。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撰。全称净住子净行法门。本书乃叙述佛道修行之要旨,基于我国儒家之伦理精神,释说佛教于日常生活中之实践,为佛教初学者之入门书。净住子..

净住社

佛光大辞典

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募集僧俗共行净住之法,称为净住社。净住,为布萨(梵posadha)之意译,即于每半月集会讲说戒本,若有犯戒者,即于众前发露忏悔,令身、口、意如戒法..

丧嚫

佛光大辞典

梵语daksinā。俗称野布施。[贝*亲],即布施物。送丧于野外,发给僧众之布施物,称为丧[贝*亲]。敕修百丈清规卷三住持章出丧挂真奠茶汤条(大四八·一一二八下):“都寺押..

净侣

佛光大辞典

(一)意指清净无垢之僧侣。 (二)(1607~1669)明代曹洞宗僧。湖州(浙江)德清人,俗姓张。世称伴我净侣禅师。出家前曾参谒弁山瑞白明雪,有悟,明雪为其更名,并赠偈(卍..

净入愿心

佛光大辞典

即净土之三种庄严,乃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藏菩萨时,发四十八清净愿心所成就者。出自昙鸾之净土论注,本书下卷总分为十科以解释文义,净入愿心为第四科之标题,有多种解说;..

净印法门经

佛光大辞典

凡十八卷。宋代惟净译。又作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海意菩萨法门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为大方等大集经第五品(海慧菩萨品)之异译。系载菩萨若住净印三摩地,得速..

净口业真言

佛光大辞典

即“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十四字。据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卷二载,诵此真言者,可清净一切口业,不诵此真言,即使以恒河水漱口,亦不得清净。 p4679 ..

净名寺

佛光大辞典

位于浙江天台山。背倚高明山,一般多称高明寺。昔智者大师于佛陇讲净名经时,地忽起风,吹散经卷至五里外始落地;智者自后赶去,见其地颇有灵气,复感于山水秀丽,故筑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