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致
道理旨趣之意。于禅门,为师家接引学人之方法。为“机关”之对称。即师家为接引学人,以开示经论道理之方法指导之;同于“如来禅”之依经教而修。[法华游意、圆悟心要] p..
道理旨趣之意。于禅门,为师家接引学人之方法。为“机关”之对称。即师家为接引学人,以开示经论道理之方法指导之;同于“如来禅”之依经教而修。[法华游意、圆悟心要] p..
于读诵理趣经之仪式中,其心静定而不散乱;如是一心不乱以行理趣经轨之精神静定状态,称为理趣三昧。又行理趣三昧,系属于礼忏(拜忏)之一种,故又作理趣礼忏。有显、密二..
位于密教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西北方。为一印曼荼罗之形式。一印曼荼罗,系为修一尊法者之曼荼罗。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八仅载金刚萨埵之一印会;而大日如来为果位之总德,金刚..
全一卷。唐代不空(梵Amoghavajra)译。全称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又称般若理趣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相当于般若经理趣分,即般若十六会中之第十会,大般若经第五七..
指图绘理趣经各段法门之曼荼罗。又作理趣释曼荼罗。即基于理趣释而成之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再加上说会,而为十八会之曼荼罗。 p4722 ..
基于理趣经之经意,以理趣经曼荼罗为本尊,系灭罪、息灾、敬爱等所修之法。关于本尊,或谓五秘密,或谓段段之尊、般若菩萨、初段之大日能说之尊等多种说法。[大乐金刚萨埵..
凡二卷。唐代不空译。全称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又称大乐金刚理趣经、般若理趣释、理趣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系解释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不拘泥特定宗派之宗义,能自由运用殊胜之道理,以为自宗之批判者,称为“理长为宗”。世亲作俱舍论,即以说一切有部之说为主,兼采经量部之殊胜处,以阐明阿毗达磨之真义,..
二障之一。“事障”之对称。指根本无明、邪见等理惑,能障碍正知见,使不达本觉真如。[圆觉经卷下](参阅“二障”241) p4721 ..
梵语 tunava 或 vīnā。又译作比巴、批把、鼙婆。别称胡琴、国腹、三五。弦乐器之一。全长约四十八公分,胴面成枇杷形,张四弦或五弦以拨挑弹奏。本为印度及西域之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