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数

十二随眠

三藏法数

[出众事分阿毗昙论]谓欲等烦恼。长时随逐。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即含藏之义。藏识即第八识也。)一欲贪谓于可意之境。爱染念着。而生悦乐也。二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

十二类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

十三事法

三藏法数

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三住正命谓出家..

日冷十三缘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一缘谓须弥山佉陁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

十四无畏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

念诵忌十五地

三藏法数

[出一字佛顶轮王经]念诵即想念持诵神遍也。忌者犹不宜也。经云。如来告金刚密迹王菩萨。若诸有情。为欲调他怨恶之心回伏者。欲消除一切灾障者。或求满足如意者。当择空寂幽..

十五种无明

三藏法数

[出鞞婆沙论]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

十六观门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

十六特胜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

十六大力

三藏法数

[出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佛仇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