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数

二因缘发起正见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一外闻正法谓众生虽具正念。必从智人闻说正法。然后正见始得开发。譬如谷麦。内具种子。外滋雨泽。然后其芽始得生起。是故若欲正见开明。必须外闻正法。二内有..

二种心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一安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二快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贫乏困苦。无..

意业有二种心

三藏法数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三业之中。意业..

二种忏悔

三藏法数

[出补助仪并天台四教仪]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

二种白法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白法者。白净之法也。地狱等。名为黑法。人天等法。名为白法。光明文句云。白法须尚。黑法须舍。是也。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修习善法。止息..

二种劝请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一佛初成道劝请转法轮谓佛初成道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为众生转法轮。度脱一切。是名劝请转法轮。(某甲者。称自己名也。)二佛欲入灭劝请住世谓佛欲..

二种资粮

三藏法数

[出宝积经]资即资助。粮即粮食。如人欲涉远道。必假粮食以为资助。盖譬菩萨修行。欲证佛果。必藉福智二法以为资助。故名资粮也。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所作善因。乃至具足..

二种福田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论云。施主有二种。一者贫。二者富。皆能于三宝中种福。故名二种福田。(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一贫福田谓贫穷之人。虽无财物供养。若能礼事恭敬。亦得..

二种阐提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

二罪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略疏钞]一性罪性罪者。即杀盗淫妄四种重戒。不待佛制。性自是恶。故犯之则有罪报也。二遮罪遮罪者。即酒戒也。谓佛制此酒戒。意为遮止无犯。守护余戒。便不故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