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数

三种至教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一圣言所摄谓修行之人。于如来及诸弟子所说正法。当依凭正义。信解修习。遵崇圣制。不敢违越。是名圣言所摄。二对治杂染谓修行之人。修善去恶。必有对治之法..

南中三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南中三教者。谓自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一渐教谓佛说法。始自鹿苑。终至双树。从小至大。是名渐教。三顿教谓佛最初为诸菩萨说华..

法三观

三藏法数

[出华严法界观]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

圆觉三观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略疏]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

南山三观

三藏法数

[出止观辅行]南山三观者。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一性空观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切诸法。其性本空。皆无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观。(..

三种观法

三藏法数

[出止观义例]三种观法者。谓修行用观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法华经时。为座下听众有修观行者。随历一事。皆以观法表对。令其修习。名托事观。或遇一..

毗婆舍那三行

三藏法数

[出深密解脱经]梵语毗婆舍那。华言观。谓以寂静之慧。观察根尘内外诸法。令三昧成就。进趣菩提。故行有三焉。(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

三谛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率义]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三隔历。即是次第三谛。三一无碍。即是圆融三谛。(隔历者。三谛不互融也。次..

本忏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

三悔法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