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宗

为日本临济宗之一派,以我国唐代普化禅师为鼻祖。又称普化禅宗、虚无宗。在日本则以心地觉心(无本觉心)为始祖,以“明暗双打,虚无吹箫”为宗旨。此宗徒众称为普化僧、虚无僧、荐僧、暮露(褴褛之意);蓄发,未制戒行,胸前佩挂袈裟,头戴深编笠,吹奏尺八以乞讨米钱。

普化为盘山宝积之法嗣,后赴镇州,言行佯狂,悲号歌舞,常往来于城市、冢间,手振一铎,口中诵偈,时人称奇。其时,河南府有张伯者,因倾慕普化之风范,遂以竹管仿铎音,称之为“虚铎”。其后又有张金、张范、张雄、张参等人传承其风。张雄曾入舒州灵洞护国寺修禅。时值日本心地觉心于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日本建长元年)来华,至护国寺礼谒无门慧开,而与张参为同门,一日闻张参吹奏虚铎,叹赏其清调妙曲,乃就其教,尽禀秘奥。

建长六年,觉心携张参之徒宝伏(法普)、僧恕(宗恕)、国作(国佐)、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在纪州由良创建兴国寺(原称西方寺),于山内建普化庵,又称广化庵,是为日本普化宗之滥觞,现今该地仍称为普化谷,或风化谷。其后,该宗以金先派、寄竹派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为主。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箫禅”,其托僧行脚全国,弘扬“ 明暗尺八”。

至镰仓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渐混入寄竹派。江户时代,此宗已呈现浪人集团之型态;其时,幕府常以彼等作密侦,给予种种特权,并为之建立铃法寺,由是权势日张,弊端迭起。德川中期以后复衍生诸多流派,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断特权优遇,至明治四年(1871)该宗更被废止,宗徒多被编入民籍。后于明治二十一年,该宗宗徒会合,致力复兴,遂获准再兴伽蓝,而于东福寺山内善慧院成立明暗教会,于由良兴国寺成立普化教会,于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灯教会,并恢复虚无僧之行脚。

普化宗并无依据之经典,仅以“虚无吹断”为禅那至上之法,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断尽烦恼,了悟虚无之境地。[宋高僧传卷二十、景德传灯录卷十、普化宗杂记卷上、卷下、虚铎传记卷上] p4981

热门词典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佛光大辞典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刚界如来为使一切阿阇梨所修行法事、智慧、意愿能通达无碍,一切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刚阿阇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令一切见者皆悉礼足,降伏欢喜,故住..

一千七百则公案

佛光大辞典

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

一切智船

佛光大辞典

指一切智慧之舟,乃喻佛为舟筏,度人达彼一切智之地。教行信证文类卷二(大八三·五九九下):“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此乃赞叹弥陀之悲愿如..

一刀三礼

佛光大辞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 p2 ..

一大藏教

佛光大辞典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光大辞典

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

一七日

佛光大辞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p1 ..

一人作虚

佛光大辞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

一上神通

佛光大辞典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二)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