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

略称洞家。我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以洞山良价(807~869)为宗祖。宗名曹洞之由来有二说:一说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其师徒所住之山为名。本应称洞曹宗,为习惯故称曹洞;另一说取曹溪慧能之曹与其法孙洞山良价之洞,合称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慧能,系以此表明本宗乃六祖正风之嫡传,慧能门下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二者最杰出,本不分嫡庶,后一宗之法分为二。良价初就五泄山灵默出家,不久即上嵩山受具足戒,从云岩昙晟受心印,即传承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之一脉。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于新丰山接化学徒,后至筠州洞山大张化风,又作宝镜三昧歌以提倡自宗绵密之家风,立五位纲格,推出偏正回互之幽玄,明示修行工夫即本来面目自在之妙用。门下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本寂得心印,有出蓝之誉,能彰显五位旨诀,于抚州曹山崇寿院及荷玉山大振禅风。其后曹山法系断绝,曹洞宗唯赖云居道膺一脉,继嗣不绝。道膺六传至芙蓉道楷,于芙蓉湖畔结庵接化,门下有丹霞子淳,子淳之下有真歇清了、天童正觉。清了尝作净土说一篇劝进净土;正觉住天童山接化徒众三十年,对临济宗大慧宗杲之看话禅大倡默照禅,又尝作颂古百则,世称宏智颂古,万松行秀评唱此颂古百则,流传于世,即指曹洞宗所珍重之从容录。清了之下,经天童宗珏、雪窦智鉴传天童如净,大振曹洞宗风。本宗盛衰,衰不若沩仰、法眼;盛不及云门、临济,势若处中道。宋以后,本宗分少室雪庭之福裕、云门之圆澄、寿昌之慧经等三派弘传于北方。又芙蓉道楷十九传至无明慧经,于明万历年间重振法席,门下有博山元来、觉浪道盛、鼓山元贤等。元贤传为霖道霈;道成传阔堂大文,大文传兴俦心越,心越曾于康熙十六年(1677)游化日本。

日本希玄道元尝来我国天童山就如净受法,向日本传入曹洞宗,是即该国曹洞宗之初传,以永平寺为曹洞宗本山,门下学徒常逾千人,以孤云怀奘、永兴诠慧、了然法明等最著。龟山天皇(1259~1274)尝赐紫衣予本宗之义尹,其法系繁兴,世称寒严派。另有梅岩义东开普济寺,门下出十三杰,是即普济十三派。永仁四年(1296)以后,本宗莹山绍瑾游化各地三十年,晚年止住能登诸岳寺,改律院为禅刹,名诸岳山总持寺。日本曹洞宗至绍瑾有突破性发展,改革“只管打坐”之禅风,吸收民间流行之祈祷仪式,积极在民间传教。而本宗概由绍瑾门下显扬。明治三十一年(1898),总持寺焚毁,大本山乃迁武藏之鹤见,能登旧地则单置别院。

本宗宗风在以坐禅办道勤开向上一路,以探究学者心地为接机之法,即所谓“曹洞用敲唱”,师家应学人之敲而唱之,其间不容毫发。教义上承希迁之“即事而真”,意谓个别事物(事)显现世界本体(真,即理,乃指佛性),理事“互回”(相应互涉),进而扩充为君臣五位,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在日本,高祖道元禅师之正法眼藏、太祖绍瑾禅师之传光录、坐禅用心记皆在阐扬本家宗风。所传禅风讲求默念不动,稍失泼辣禅机,故当临济宗成为权门右族之归向时,本宗在士庶努力下,施教于边陲之地。[五灯会元卷十三、宗门十规论、人天眼目卷三、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p4617

热门词典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佛光大辞典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刚界如来为使一切阿阇梨所修行法事、智慧、意愿能通达无碍,一切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刚阿阇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令一切见者皆悉礼足,降伏欢喜,故住..

一千七百则公案

佛光大辞典

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

一切智船

佛光大辞典

指一切智慧之舟,乃喻佛为舟筏,度人达彼一切智之地。教行信证文类卷二(大八三·五九九下):“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此乃赞叹弥陀之悲愿如..

一刀三礼

佛光大辞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 p2 ..

一大藏教

佛光大辞典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光大辞典

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

一七日

佛光大辞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p1 ..

一人作虚

佛光大辞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

一上神通

佛光大辞典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二)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