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藏

(一)梵语 jānākara-garbha。生起智慧之根本、源头。[八十华严卷七十]

(二)即指佛智。佛之智慧广大,无所不包,含藏无限,故称智藏。华严五教章卷一(大四五·四七八中):“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

(三)(458~522)南朝梁代僧。与僧旻、法云并称为梁代三大法师。吴郡(江苏吴县)人,俗姓顾。初名净藏。少聪敏,性谦和。据续高僧传卷五载,师十六岁出家,泰始六年(470)敕住兴皇寺,师事上定林寺僧远、僧祐及天安寺弘宗,并从僧柔、慧次二师受学,精通经论及戒律。太宰文宣王绍隆佛教,将讲净名经,召集精解经论之僧众二十余人,师年腊最少,居最末座,然敷述义理,无能抗衡者。梁武帝时,颇受崇信,敕住开善寺。二十九岁时,闻善相者告以寿仅三十一,遂息讲解,竭精修道,发大誓愿,不出寺门;又于经藏中,得金刚般若经,日夜读诵受持。至三十一岁岁末,师以香汤沐浴,诵经待死,俄而空中有声,盖以般若经之力而得倍寿。自此,江左道俗竞诵般若经,皆多征应。武帝曾拟自任白衣僧正,依戒律立法,整治僧纪,无人敢加谏止,师乃上书谓佛法之大海非俗人所能得知,复与帝数度问答,帝服其义理,事乃止。其后曾奉敕于彭城寺讲成实论、慧轮殿讲般若经,晚年屏居开善寺。武帝受菩萨戒时,以师为戒师;皇太子亦敬重于师,尝亲临法席,听讲大涅槃经。普通三年九月示寂,世寿六十五。敕葬独创山。以师住于开善寺,故一般称之为“开善”。师毕生从事讲经、注经,常讲经论有大小品般若、涅槃、法华、十地、金光明、成实、百论、阿毗昙心等,并撰著各义疏,以利演说,今皆不传。[释氏稽古略卷二、佛祖历代通载卷九、释氏六帖卷十、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上]

(四)(735~814)唐代禅僧。虔化(江西)人,俗姓廖。八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于建阳佛岩参礼马祖道一,受心印及袈裟。于道一示寂后,唐贞元七年(791),依众请开堂,后住锡于虔州西堂,宣扬马祖禅风。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共称马祖门下之三大士。元和九年示寂,世寿八十,法腊五十五。穆宗敕谥“大觉禅师”。嗣法弟子有虔州处微,及新罗僧鸡林道义、本如、洪涉、慧彻等。师之禅风盛行于新罗。其弟子中,道义返国后住于迦智山创派,洪涉亦于实相寺创派,皆为朝鲜曹溪宗九山之一。[宋高僧传卷十道一传、祖堂集卷十五、景德传灯录卷七、联灯会要卷五、五灯会元卷三、朝鲜禅教考、朝鲜金石总览上]

(五)唐代不空三藏之法讳。不空为南印度师子国人,师事金刚智,学悉昙章。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来华,宣扬密宗教义,译出经论甚多。(参阅“不空”975)

(六)日僧。为福亮法师俗家之子。福亮,又称福领,原系我国吴人,后东渡日本,并归化为日本人,出家后住于大和元兴寺。智藏自年少即居于元兴寺,出家后与父同事慧灌为师,从学空宗。后来唐礼谒吉藏,探研三论奥义。返日后,住于法隆寺,讲授空宗之旨。古来以师为日本三论宗之第二传。天武元年(673),大和川原寺书写大藏经,师奉敕任督役之职,同年任僧正。门下有道慈、智光、礼光等。寂年、世寿均不详。[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中、扶桑略记第五、僧纲补任抄出卷上] p5036

热门词典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佛光大辞典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刚界如来为使一切阿阇梨所修行法事、智慧、意愿能通达无碍,一切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刚阿阇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令一切见者皆悉礼足,降伏欢喜,故住..

一千七百则公案

佛光大辞典

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

一切智船

佛光大辞典

指一切智慧之舟,乃喻佛为舟筏,度人达彼一切智之地。教行信证文类卷二(大八三·五九九下):“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此乃赞叹弥陀之悲愿如..

一刀三礼

佛光大辞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 p2 ..

一大藏教

佛光大辞典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光大辞典

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

一七日

佛光大辞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p1 ..

一人作虚

佛光大辞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

一上神通

佛光大辞典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二)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