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三密钞
凡三卷。日本净严(1639~1702)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索解说悉昙形音义之书。计分梵字本源门、悉昙题目门、本字形音门、合字转声门、重字混声门、联声合呼门、音韵..
凡三卷。日本净严(1639~1702)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索解说悉昙形音义之书。计分梵字本源门、悉昙题目门、本字形音门、合字转声门、重字混声门、联声合呼门、音韵..
就梵字字母五十字而各别论其义门。五十字包括母音十六字,子音三十四字,系印度童蒙最初所学习之字音。为使童蒙学习、谙诵之故,印度乃设立种种方法,其一即选出一语之头字..
就梵字之字母四十二字而各别论其义门。又作四十二字门、四十二字陀罗尼门。据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二字观门谓,如入四十二字门,则能悟入法空边际。又大智度论卷四十八谓,此..
乃有关悉昙学之四部要典:(一)唐代智广撰悉昙字记一卷,(二)日本安然记悉昙十二例一卷,(三)法华梵释,(四)真言句义钞。 p4574 ..
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一)梵王相承,又作南天相承。即印度所用悉昙文字为梵天所造之说。梵..
全一卷。唐代智广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解说悉昙之摩多(母音)与体文(子音),并略述其合成法之十八章。本书系著者受南天竺沙门般若菩提(梵Prajā-bodhi)之..
即关于悉昙字门之数目,诸经论所说稍有差异。(一)悉昙字记,于十六母音、三十四子音之五十字门,加一滥(llaj)字,实为五十一字。(二)大唐西域记卷二总为四十七字,系除去..
梵语中,二语连续时产生声韵上之变化,称为连声法(梵 sandhi)。即一语之尾为母音,与次一同种类母音相会则为长母音;又父音(子音)与次一来会之鼻音相遇,则转为同类之..
凡十卷。日本了尊著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图示说明悉昙之音韵及有关联之诸般事项,全书共分八十章。著者乃悉昙学者明了房信范之门下,本书系基于其师之口说,并加上..
凡八卷,故又称八卷藏。日本延历寺安然(841~90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乃类聚评论悉昙音韵等之由来,及历来有关悉昙形音义之各类记载。计分八篇,即:梵文本源、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