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心
最后刹那之心。又作最后念、末心。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刹那之心。据大毗婆沙论卷十、卷三十二所载,于三界之中,无色界之阿罗汉住最后心时,因一切色法不现行..
最后刹那之心。又作最后念、末心。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刹那之心。据大毗婆沙论卷十、卷三十二所载,于三界之中,无色界之阿罗汉住最后心时,因一切色法不现行..
梵语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
梵语 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法华经卷五..
(767~822)日本天台宗开祖。近江(滋贺县)人,俗姓三津首。其先人为归化日本之汉人。十四岁出家,游学南都(奈良),后于东大寺受具足戒。喜好山林,因而入比睿山,且作..
(1717~1790)朝鲜禅僧。密阳(庆尚南道)人,俗姓朴。号默庵。字耳食。十四岁住于澄光寺(全罗南道乐安郡),十八岁出家。后于曹溪(全罗南道)之枫岩写经,继而历参虎岩..
又作至善。为判定善恶之最高准则所定者。即指人生之最高目的与最高理想。佛教所谓“最高”一词,相当于梵语 para,即最高之真理、目的、胜义谛(梵 paramārtha,又作第一..
朝暮小参之意。又称晨参暮请、晨夕参叩、早参晚参。指禅林中,师家朝暮集大众开示说法。此仪式于用斋粥之后举行。据僧堂清规卷一晚参早参条所载,斋罢,烧香侍者见住持挂牌..
(一)日本佛教用语。即朝、夕之讲座。指修法华八讲时,于一日中设朝夕二座而讲论。八讲须四日而毕,十讲则须五日。 (二)指早、晚二次课诵。 p5047 ..
日本俗谚。谓晨朝参诣药师菩萨而夕时参诣药师佛。此一风俗,或依据文殊所说宿曜经卷上及卷下所说,观音之缘日在十八日,而于该日,朝吉夕凶,故宜晨朝参诣;药师佛之缘日在..
位于辽宁辽阳城南三十四公里之千山。山为长白山支脉,其形状若千朵莲花,故名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为隋唐所建之古刹,辽时重加修葺,寺宇宏丽,一时为北地之冠。明永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