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
位于山东泰山南麓。传创建于六朝,唐代扩建,明代重建。寺内有六朝古松,枝桠参差有致,月光掩映,蔚成奇观。古松旁有亭,取“古松筛月”之意,命名“筛月亭”。明宣德年间..
位于山东泰山南麓。传创建于六朝,唐代扩建,明代重建。寺内有六朝古松,枝桠参差有致,月光掩映,蔚成奇观。古松旁有亭,取“古松筛月”之意,命名“筛月亭”。明宣德年间..
(Poussin, Louis de laValle; 1869~1937)比利时之佛教学学者。早年曾从法国学者莱维研究东方学。一八九三年以后,任干得大学(Gand)教授,讲授希腊语、拉丁语,后专攻..
谓诸佛菩萨为方便摄化众生,故顺应众生之根机而示现种种色身。如法华经所载观世音菩萨示现三十三身,寻声救苦,以及妙音菩萨之现身摄化;又密教大日如来于胎藏界曼荼罗中所..
(一)谓诸佛菩萨为方便摄化众生,示现种种色身时所入之三昧。又作现一切色身三昧、普现三昧。如法华经中妙音、观音之现身,即依此三昧之力用。法华经妙音菩萨品(大九·五六..
元代僧。榆城(云南)人。俗姓与生卒年均不详。字雪庭,号妙观。年少出家,读华严经开悟。后从皎渊禅师参究,受其法。段氏统理大理国时,师住于水目山。至元代统一天下,师..
又称普门世界三昧门。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大众,称为普门大众;而观此普门大众于一心,即称为普眼三昧门。普眼,乃断除烦恼惑业之平等眼。大日经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五上)..
谓密教行者于道场普遍礼拜本尊及曼荼罗诸尊。即礼拜一切佛之意。可分为坛前普礼、着座普礼、本尊普礼等。其印相多用金刚合掌,即称为礼拜印,此印表示无上坚固之信心。又结..
指同时普见一切诸佛之三昧。普,普遍之意;等,齐等之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上):“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
唐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为唐僖宗之太子。自幼茹素,不沾荤腥,生性恬淡,不喜经世揽权之事。黄巢乱起,僖宗出奔蜀地,师遂落发出家,四处逸游。后得参谒石霜楚圆,于言..
供茶给大众饮用,称为普茶。对此而言,为特定之人所供之茶,则称特为茶。[黄檗清规住持章] p4991